印号


拼音
yìn hào
注音
ㄧㄣˋ ㄏㄠˋ
繁体
印號

印号yìn hào

  1. 官印和官号。

  2. 犹今之商标。

分解意思

  • 拼音 yìn 部首 卩 总笔画 5

    印 [ yìn ] 1. 图章,戳记。 如 印章。印玺。印记。印把子(亦喻政权)。 2. 痕迹。 如 手印。指印。印子(a.痕迹;b.高利贷的一种,全称“印印钱”)。 3. 用油墨、染料之类把文字或图画留在纸、布、器皿等材料上。 如 印刷。排印。印制。印发(fā)。 4. 彼此符合。 如 印证。心心相印。 5. 外界事物反映在脑中所留下的形象。 如 印象。 6. 姓。

  • 拼音 hào,háo 部首 口 总笔画 5

    号 [ hào ] 1. 名称。 如 国号。年号。字号。 2. 旧指名和字以外的别号。 如 如“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3. 记号,标志。 如 信号。暗号。 4. 排定的次序或等级。 如 编号。号码。 5. 扬言,宣称。 如 号称。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 6. 指某种人员。 如 病号。伤号。 7. 标上记号。 如 号房子。把这件东西号上。 8. 号令,命令。 如 发号施号令。号召。 9. 军队或乐队里所用的西式喇叭。 如 吹号。号兵。 10. 量词,用于人数。 如 昨天去了几十号人。 号 [ háo ] 1. 拖长声音大声呼叫。 如 呼号。号叫。 2. 大声哭。 如 哀号。号丧。号啕大哭。

引证文献

  1. 官印和官号。

    《三国志·蜀志·关羽传》:“梁、郟、陆浑 羣盗或遥受 羽 印号,为之支党。”

  2. 犹今之商标。 宋•何薳 《春渚纪闻·买烟印号》:“黄山 张处厚、高景修 皆起灶作煤,製墨为世业,其用远烟鱼胶所製,佳者不减 沉珪、常和。

    引沉珪、汪通 辈或不自入山,亦多即就二人买烟,令渠用胶,止各用印号耳。”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