赘疣


拼音
zhuì yóu
注音
ㄓㄨㄟˋ ㄧㄡˊ
繁体
贅疣
反义词
至宝

赘疣zhuì yóu

  1. 疣。皮肤上长的肉瘤。

    例反离群而赘疣。——《楚辞·九章·惜诵》

    英wart;

  2. 比喻多余无用的东西。

    例能保其增益成文者,悉如作者之意,毫无赘疣、蛇足与其间乎?——清·李渔《曲话·宾白》

    英anything superfluous or useless;

分解意思

  • 拼音 zhuì 部首 贝 总笔画 14

    赘 [ zhuì ] 1. 多余的,多而无用的。 如 累(léi )赘。赘述。赘言。赘词。 2. 招女婿。 如 赘婿。入赘。招赘。 3. 会聚。 4. 方言,使受累赘。 如 这孩子赘得我什么也干不了。 5. 同“缀”,连结。

  • 拼音 yóu 部首 疒 总笔画 9

    疣 [ yóu ] 1. 一种皮肤病,病原体是一种病毒,症状是皮肤上出现黄褐色的小疙瘩,不痛也不痒(俗称“瘊子”)。

引证文献

  1. 亦作“赘肬”。

  2. 指附生于体外的肉瘤。

    引晋•葛洪 《抱朴子·交际》:“犹蚤虱之积乎衣,而赘疣之攒乎体也。”
    唐•裴铏 《传奇·崔炜》:“谢子为脱吾难,吾善灸赘疣,今有 越井岗 艾少许奉子,每遇疣赘,只一炷耳。不独愈苦,兼获美艷。”
    清•黄遵宪 《田横岛》诗:“人人视头同赘疣,背面事讎头亦羞。”

  3. 喻多馀无用之物。

    《楚辞·九章·惜诵》:“竭忠诚以事君兮,反离群而赘肬。”
    洪兴祖 补注:“赘肬,瘤肿也。”
    宋•李清照 《咏史》:“两 汉•本继绍, 新 室如赘疣。”
    廖仲恺 《中国人民和领土在新国家建设上之关系》:“所以这些地方,在外国就是人民的宝库,却是在 中国 就变了国家的赘疣了。”

国语辞典

赘疣zhuì yóu

  1. 由滤过性病毒所引起皮肤或黏膜的角质增殖、变厚的肿瘤。

  2. 比喻多余无用的事物。

    《庄子·骈拇》:「附赘县疣,出乎形哉。」

网络解释

赘疣

赘疣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zhuì yóu。该词基本意思是指皮肤上长的肉瘤,也用作比喻多余无用的东西。《楚辞·九章·惜诵》等均有相关记载。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