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劝食。古代贵族大食或祭祀之礼。
同“三宥”。
三 [ sān ]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 如 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2. 表示多次或多数。 如 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侑 [ yòu ] 1. 相助。 2. 在筵席旁助兴,劝人吃喝。 如 侑食。侑饮。侑觞。 3. 报答。 4. 通“宥”,宽赦。
三劝食。古代贵族大食或祭祀之礼。
引《周礼·春官·大司乐》:“王大食,三侑,皆令奏鐘鼓。”
《史记·礼书》:“三侑之弗食也。”
司马贞 索隐:“礼,祭必立侑以劝尸食,至三饭而后止。每饭有侑一人,故有三侑。既是劝尸,故不相食。”
同“三宥”。
引《管子·法法》:“文有三侑,武毋一赦。”
尹知章 注:“侑,宽也。”
石一参 今诠:“侑,通‘宥’。此言用法之严,武事尤重于文事。”
三侑,汉语拼音sān yòu ㄙㄢ ㄧㄡˋ,意思是三劝食。古代贵族大食或祭祀之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