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余


拼音
bì yú
注音
ㄅㄧˋ ㄩˊ
繁体
幣餘

币余bì yú

  1. 营造用料的剩余部分。币,通“敝”。

分解意思

  • 拼音 bì 部首 巾 总笔画 4

    币 [ bì ] 1. 钱币,交换各种商品的媒介。 如 货币。外币。人民币。币值(货币的价值)。

  • 拼音 yú 部首 人 总笔画 7

    余 [ yú ] 1. 文言代词,我。 如 “余将老”。 2. 剩下来的,多出来的。 如 剩余。余粮。余兴。余悸。余孽。节余。余生。余荫(指前人的遗泽,遗留的庇荫)。余勇可贾(gǔ)(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 3. 十、百、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 如 十余人。 4. 后。 如 “劳动之余,欢歌笑语。” 5. 农历四月的别称。 6. 姓。

引证文献

  1. 营造用料的剩余部分。币,通“敝”。参见“回残”。

    《周礼·天官·大宰》:“九曰币餘之赋。”
    孙诒让 正义:“币当读为敝……凡物之残者皆谓之敝餘。今时营造用物有餘,价卖以还官,谓之回残是也。”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币余

币余,读音为bì yú,汉语词语,指营造用料的剩余部分。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