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叫冤屈。
喊 [ hǎn ] 1. 大声叫,呼。 如 喊口号。喊叫。呼喊。呐喊。
冤 [ yuān ] 1. 屈枉,无故受到指责或处分。 如 冤枉。冤屈。冤案。冤狱。冤愤。伸冤。鸣冤叫屈。 2. 仇恨。 如 冤头。冤家。冤孽。 3. 欺骗。 如 不许冤人。 4. 吃亏,上当。 如 冤大头。花冤钱。
呼叫冤屈。
引《儒林外史》第十三回:“﹝那人﹞把那血用手一抹,涂成一个血脸,到县前喊冤去了。”
鲁迅 《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所以叫苦鸣不平的文学等于喊冤,压迫者对此倒觉得放心。”
申诉冤枉。
引《儒林外史·第五回》:「正要退堂,见两个人进来喊冤,知县叫带上来问。」
影片《喊冤》讲的是一个受屈农民疙瘩(小说中为乐天),为了澄清不白之冤,上省城找官告状。不得其门的情况下,接受行乞人的建议,在街上奔走喊冤,以期引起媒体的介入。但不幸的是,他不仅未能如愿地被媒体曝光,反而进入了生活窘困的怪圈。最终,疙瘩走入了行乞人的队伍,忘记了来城市的目的。影片深刻地揭露了小人物在社会中的生存处境,具有极强的震撼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