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刻。
錾 [ zàn ] 1. 凿金石用的工具。 如 錾子。石錾。 2. 在金石上雕刻。 如 錾字。錾花。
凿 [ záo ] 1. 挖槽或穿孔用的工具,称“凿子”。 2. 穿孔,挖掘。 如 凿孔。凿井。凿通。 3. 器物上的孔,是容纳枘(榫头)的。 4. 明确,真实。 如 凿凿。证据确凿。
凿,刻。
引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山道广丈餘,深三四丈,其鏨凿之迹犹存。”
《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果听得间壁槌凿之声……晚间与二人相遇问道:‘你家常常鏨凿什么东西?’”《豆棚闲话·渔阳道刘健儿试马》第九则:“把厨灶下埋着当日剩下两个元寳,悄悄乘着月夜掘出,将些炭火烧红,鏨凿开来。”
凿,刻。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山道广丈馀,深三四丈,其錾凿之迹犹存。”《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果听得间壁槌凿之声……晚间与二人相遇问道:‘你家常常錾凿什么东西?’”《豆棚闲话·渔阳道刘健儿试马》第九则:“把厨灶下埋着当日剩下两个元寳,悄悄乘着月夜掘出,将些炭火烧红,錾凿开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