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詹


拼音
hàn zhān
注音
ㄏㄢˋ ㄓㄢ

翰詹hàn zhān

  1. 清代对翰林和詹事的合称。

分解意思

  • 拼音 hàn 部首 羽 总笔画 16

    翰 [ hàn ] 1. 长而坚硬的羽毛。 如 理翩振翰。 2. 借指毛笔和文字、书信等。 如 翰苑。翰墨(笔墨,借指诗文书画)。翰藻。

  • 拼音 zhān 部首 言 总笔画 13

    詹 [ zhān ] 1. 说话烦琐,喋喋不休的样子。 如 “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2. 至。 如 “五日为期,六日不詹”。 3. 〔~事〕古代官名,掌皇后太子家事。 4. 姓。

引证文献

  1. 清 代对翰林和詹事的合称。

    引清•姚鼐 《翰林论》:“且翰詹立班於科道上,谓其近臣也。”
    《清史稿·高宗纪一》:“六月壬子朔,御史 陈仁 请以经史考试翰詹,不宜用诗赋,上嘉之。”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翰詹

翰詹,读音是hàn zhān,汉语词语,出自清·姚鼐《翰林论》,是清代对翰林和詹事的合称。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