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滞


拼音
jiǔ zhì
注音
ㄐㄧㄡˇ ㄓˋ
繁体
久滯

久滞jiǔ zhì

  1. 长久弃置。

  2. 长久积存。

  3. 久滞留。

分解意思

  • 拼音 jiǔ 部首 丿 总笔画 3

    久 [ jiǔ ] 1. 时间长。 如 久远。久经。久已。久违(客套话,好久没见)。久仰(初次见面客套话,仰慕已久)。久别重逢。久而久之。 2. 时间的长短。 如 住多久?三年之久。

  • 拼音 zhì 部首 水 总笔画 12

    滞 [ zhì ] 1. 凝积,不流通,不灵活。 如 停滞。滞留。滞销。滞空。呆滞。滞产(产妇临产后总产程超过30小时者)。滞针。滞下(痢疾的古称)。 2. 遗落。 如 “此有滞穗”。

引证文献

  1. 长太弃置。

    《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正始 九年举秀才” 裴松之 注引《管辂别传》:“欲令明主不独治,逸才不久滞。”

  2. 长久积存。

    《诗·小雅·甫田》“我取其陈” 唐•孔颖达 疏:“以官有畜积,恐其久而腐败,所以紓出官粟之畜积久滞者,待秋收然后取民新穀以纳官也。”

  3. 长久滞留。

    引唐•顾况 《游子吟》:“游子悲久滞,浮云鬱东岑。”
    《说岳全传》第七九回:“幽魂久滞,忠节应旌。”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久滞

久滞,拼音jiǔ zhì,是指长太弃置。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