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钟鼓”。
钟和鼓。古代礼乐器。
借指音乐。
指权贵人家的音乐。代指富贵。
钟 [ zhōng ] 1. 金属制成的响器,中空,敲时发声。 如 警钟。编钟(古代乐器。把一系列铜制的钟挂在木架上组成,用小木槌击奏。各时代形制大小不一,枚数也不同)。钟鼎(古铜器总称,上面铭刻文字)。 2. 计时的器具。 如 钟表(钟和表的总称)。座钟。钟鸣漏尽(晨钟已鸣,夜漏将尽。喻年届迟幕)。 3. 指某个一定的时间,小时。 如 钟头(小时,如“开了一个钟钟的会”)。 4. 杯子。 5. 集中,专一。 如 钟情(感情专注)。钟爱(特别爱)。钟灵毓秀(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
鼓 [ gǔ ] 1.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 如 鼓乐(yuè)。鼓角(jiǎo)。大鼓。 2.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 如 耳鼓。石鼓。 3.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 如 鼓吹。鼓噪。 4. 发动,使振作起来。 如 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 5. 高起,凸出。 如 鼓包。鼓胀。 6.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亦作“钟皷”。
钟和鼓。古代礼乐器。
引《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国语·晋语五》:“是故伐备钟鼓,声其罪也。”
唐•皮日休 《补周礼九夏系文》:“凡乐事,钟皷以奏《九夏》。”
借指音乐。
引宋•范仲淹 《今乐犹古乐赋》:“曷若我咸臻仁寿,共乐钟鼓。”
指权贵人家的音乐。代指富贵。
引《陈书·徐陵传》:“但山梁饮啄,非有意於笼樊;江海飞浮,本无情於钟鼓。”
1. 钟和鼓。古代礼乐器。 汉•贾谊 《新书·数宁》:“使为治,劳知虑,苦身体,乏驰骋鐘鼓之乐,勿为可也。”
唐•韩愈 《奉和仆射裴相公感恩言志》:“林园穷胜事,鐘鼓乐清时。”
清•昭槤 《啸亭杂录·銮仪卫》:“午门鐘鼓,凡上祀郊庙受朝贺,则鸣鐘鼓以为则。”
钟和鼓。亦借指音乐。
引《吕氏春秋·顺民》:“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目不视靡曼,耳不听鐘鼓。”
唐•李涉 《六叹》诗:“但将鐘鼓悦私爱,肯以犬羊为国羞。”
宋•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若敬从上人之命,即止水后,诛求聚敛,广蓄姬侍,坐於鐘鼓之间,使家败而身疾,又如之何?”
钟和鼓。古代击以报时之器。
引唐•杜甫 《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诗:“復有楼臺衔暮景,不劳鐘鼓报新晴。”
钟和鼓。佛教法器。
引清•郑燮 《别梅鉴上人》诗:“云山有约怜狂客,鐘鼓无情老比邱。”
编钟、乐鼓等乐器的统称。
引《礼记·乐记》:「故钟鼓管磬、羽籥干戚,乐之器也。」
北周·庾信〈小园赋〉:「爰居避风,本无情于钟鼓。」
古代用于军事的钟和鼓,是战场上的指挥器材。
引宋·苏轼〈教战守策〉:「使其耳目习于钟鼓旌旗之间而不乱,使其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
钟鼓是国产单机游戏系列《古剑奇谭》中的通天彻地之应龙,是烛龙之子。原型应是取自《山海经》中钟山神烛龙的儿子——鼓。原文载:《山海经·西次三经》“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钟山,其子曰鼓,其状人面而龙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