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走


拼音
jīng zǒu
注音
ㄐㄧㄥ ㄗㄡˇ
繁体
驚走

惊走jīng zǒu

  1. 受惊而逃。

分解意思

  • 拼音 jīng 部首 心 总笔画 11

    惊 [ jīng ] 1. 骡马等因为害怕而狂奔起来不受控制。 如 惊车。惊群。马惊车败。 2. 害怕,精神受了突然刺激而紧张不安。 如 惊恐。惊骇。惊愕。惊惶。惊诧。惊遽。惊厥。惊悟。惊心动魄。惊惶失措。惊世骇俗(言行出奇,使世人惊恐)。 3. 震动。 如 惊动。惊扰。惊堂木。打草惊蛇。 4. 出人意料的。 如 惊喜。

  • 拼音 zǒu 部首 走 总笔画 7

    走 [ zǒu ] 1. 行。 如 走路。走步。 2. 往来。 如 走亲戚。 3. 移动。 如 走向(延伸的方向)。走笔(很快地写)。钟表不走了。 4. 往来运送。 如 走信。走私。 5. 离去。 如 走开。刚走。出走。 6. 经过。 如 走账。走内线。走后门。 7. 透漏出去,超越范围。 如 走气(漏气)。 8. 失去原样。 如 走形。走样。 9. 古代指奔跑。 如 走马。不胫而走。 10. 仆人,“我”的谦辞。 如 牛马走(当牛作马的仆人,如“太史公走走走。”)。

引证文献

  1. 受惊而逃。

    《诗·大雅·緜》“混夷 駾矣” 汉•郑玄 笺:“混夷,夷狄国也。见 文王 之使者将士众过己国,则惶怖惊走,奔突入此柞棫中而逃。”
    宋•苏辙 《湖阴曲》:“荒城至今人不住,狐兔惊走风萧萧。”
    清•李调元 《十八日闻贼渡潼柬潘李二君》诗:“高谈天下事,满坐皆惊走。”

国语辞典

惊走jīng zǒu

  1. 惊慌逃走。

    《诗经·大雅·绵》汉·郑玄·笺:「将士众过己国,则惶怖惊走。」
    《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下》:「契丹主辞不见,经跃马入城,百姓皆惊走。」

网络解释

惊走

惊走,汉语词语,读音是jīng zǒu,释义是受惊而逃。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