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形式


拼音
mín zú xíng shì
注音
ㄇㄧㄣˊ ㄗㄨˊ ㄒㄧㄥˊ ㄕˋ
词性
名词

民族形式mín zú xíng shì

  1. 适合于反映本民族的社会生活,符合本民族人民的欣赏习惯,具有本民族文化心理、品格、气质特点的艺术表现形式。

分解意思

  • 拼音 mín 部首 氏 总笔画 5

    民 [ mín ]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 如 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 2. 指人或人群。 如 居民。民族。 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 如 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 4. 某族的人。 如 汉民。回民。 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 如 农民。渔民。 6. 非军事的。 如 民品。民航。 7. 同“苠”。

  • 拼音 zú 部首 方 总笔画 11

    族 [ zú ] 1. 亲属,泛指同姓之亲。 如 族规。族长。家族。 2. 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如 种族。 3. 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 如 民族。 4. 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 如 宗族。氏族。部族。 5. 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 如 芳香族。 6. 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 如 族灭。 7. 聚合,集中。 如 云气不待族而雨。

  • 拼音 xíng 部首 彡 总笔画 7

    形 [ xíng ] 1. 实体。 如 形仪(体态仪表)。形体。形貌。形容。形骸。形单影只。形影相吊。 2. 样子。 如 形状。形式。形态。形迹。地形。情形。 3. 表现。 如 形诸笔墨。喜形于色。 4. 对照,比较。 如 相形见绌。 5. 状况,地势。 如 形势。 6. 古同“型”,模子。 7. 古同“刑”,刑罚。

  • 拼音 shì 部首 弋 总笔画 6

    式 [ shì ] 1. 物体外形的样子。 如 式样。样式。 2. 特定的规格。 如 格式。程式。 3. 典礼,有特定内容的仪式。 如 开幕式。阅兵式。 4. 自然科学中表明某些关系或规律的一组符号。 如 分子式。算式。公式。 5. 一种语法范畴,表示说话者对所说事情的主观态度。 如 叙述式。命令式。

引证文献

  1. 适合于反映本民族的社会生活,符合本民族人民的欣赏习惯,具有本民族文化心理、品格、气质特点的艺术表现形式。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民族形式

民族形式是指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表现形式。它是在民族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处在同一种社会形态下的各民族,由于他们的语言文字和文化传统的不同,又各自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济和政治形式。在文化艺术方面,民族形式表现尤为明显。正是因为各民族的特点各异,因此必须注意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各民族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和各民族经济、文化的繁荣。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