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面


拼音
bàng zǐ miàn
注音
ㄅㄤˋ ㄗˇ ㄇㄧㄢˋ
繁体
棒子麵

棒子面bàng zi miàn

  1. 〈方〉:玉米面。

    英cornmeal; corn flour;

分解意思

  • 拼音 bàng 部首 木 总笔画 12

    棒 [ bàng ] 1. 棍子。 如 木棒。棒子(a.棍子;b.玉米的别称)。棒槌。棒冰。棒球。棒喝(hè)。 2. 体力强,能力大,成绩好,水平高。 如 功课棒。身体棒。

  • 拼音 zǐ 部首 子 总笔画 3

    子 [ zǐ ]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 如 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 如 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 如 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 如 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 如 子弹(dàn )。棋子儿。 6. 与“母”相对。 如 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 如 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如 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 如 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 如 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 如 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 如 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 如 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 拼音 miàn 部首 面 总笔画 9

    面 [ miàn ] 1. 头的前部,脸。 如 脸面。颜面。面目。面面相觑。 2. 用脸对着,向着。 如 面对。面壁(①面对着墙;②佛教指面对墙壁静坐修行)。 3. 事物的外表。 如 地面。面友(表面的、非真心相交的朋友)。面额(票面的数额)。 4. 方位,部分。 如 前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 5. 量词,多用于扁平的物件。 如 一面鼓。 6. 会见,直接接头的。 如 当面。面议。面晤。耳提面命(“耳提”,提着耳朵叮嘱;“面命”,当面指教,形容教诲殷切)。 7. 几何学上指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的形。 如 平面。曲(qū)面。 8. 粮食磨成的粉。 如 小米面。玉米面。特指小麦磨成的粉:一袋面。 9. 粉末。 如 药面儿。 10. 由面粉和水做成的条状食物。 如 面条。 11. 食物含纤维少而柔软。 如 这种瓜很面。

引证文献

  1. 玉米面。

    引老舍 《骆驼祥子》四:“在这里,要饭也能要到荤汤腊水的,乡下只有棒子面。”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七章:“姑母做饭, 道静 烧火,吃了一顿棒了面饼子、小米粥之后,姑母才告诉 道静 说:‘我给你找了个老财家里去教学。’”杨朔 《海市》:“当时船主常到 大连 去装棒子面,来往做生意。”

国语辞典

棒子面bàng zi miàn

  1. 用玉蜀黍磨成的面粉。

网络解释

棒子面

棒子面即玉米面,在原来以粗粮为主的年代,这是人们的主食,现在成为人们改善口味的食品之一。玉米面含有丰富的营养素,是世界公认的“黄金作物”。本词条对棒子面的基本信息进行了介绍,还列举了曾使用这一词汇的文学作品,并详细介绍了棒子面所蕴含的营养价值,最后,词条列举了棒子面的多种做法与吃法。

翻译

  • 英语 maize cornflour, corn mush, polenta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