镑亏


拼音
bàng kuī
注音
ㄅㄤˋ ㄎㄨㄟ
繁体
鎊虧

镑亏bàng kuī

  1. 旧中国以银或银元为货币时对国外支付因英镑汇价上涨所造成的亏损。因其他国家大都采用金本位,习惯上对外付款常以英镑汇价为标准。英镑汇价上涨,就要多付银两或银元,造成亏损。

分解意思

  • 拼音 bàng 部首 钅 总笔画 15

    镑 [ bàng ] 1. 英国的货币单位。

  • 拼音 kuī 部首 二 总笔画 3

    亏 [ kuī ] 1. 缺损。 如 亏本。 2. 对不起。 如 亏不了你。 3. 幸而。 如 多亏你提醒我。 4. 表示讥讽。 如 亏你做得出来。

引证文献

  1. 旧 中国 以银或银元为货币时对国外支付因英镑汇价上涨所造成的亏损。因其他国家大都采用金本位,习惯上对外付款常以英镑汇价为标准。英镑汇价上涨,就要多付银两或银元,造成亏损。

    引梁启超 《中国国债史》:“新﹝外﹞债四百五十兆(注:即4.5亿两白银)即不堪命矣,而復益以增加无定之镑亏,於是国债问题之餘毒,竟不知所届。”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镑亏

镑亏是1935年法币改革前,对国外支付货价、外债和赔款时因英镑汇价上涨所造成的损失。当时中国货币用银,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采用金本位,而对外付款以英镑汇价为标准。英镑汇价上涨,中国对外付款时须多付银两或银元而遭受损失,这种损失被称为镑亏;反之则称“镑余”。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