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丞


拼音
sì chéng
注音
ㄙˋ ㄔㄥˊ

寺丞sì chéng

  1. 官署中的佐吏。

分解意思

  • 拼音 sì 部首 寸 总笔画 6

    寺 [ sì ] 1. 古代官署名。 如 太常寺(古代掌管宗庙礼仪的官署)。鸿胪寺(略同于现代的礼宾司)。 2. 佛教出家人居住的地方。 如 佛寺。寺观(guàn )。 3. 伊斯兰教徒礼拜、讲经的地方。 如 清真寺。

  • 拼音 chéng 部首 一 总笔画 6

    丞 [ chéng ] 1. 帮助,辅佐。 如 丞相(古代辅佐帝王治理国家大事的统率百官的最高大臣)。 2. 封建时代辅佐主要官员做事的官吏。 如 府丞。县丞。 3. 古同“承”,秉承。

引证文献

  1. 官署中的佐吏。

    引宋•叶适 《送宋知录》诗:“节相喜材添局务,寺丞引类借朝裙。”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寺丞

寺丞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sì chéng,意思是指官署中的佐吏。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