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才德充实于内者,则文采必自然发扬于外。
弸 [ péng ] 1. 强劲的弓。 如 “绝弸破车。” 2. 充满。 如 “彼贤者道弸于中。”
中 [ zhōng ]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 如 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 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 如 暗中。房中。中饱。 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 如 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 如 在研究中。 5. 特指“中国”。 如 中式。中文。 6. 适于,合于。 如 中看。 中 [ zhòng ] 1. 恰好合上。 如 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 2. 受到,遭受。 如 中毒。中计。 3. 科举考试被录取。 如 中举。中状元。
彪 [ biāo ] 1. 虎身上的斑纹,引申为有文采。 如 彪炳。 2. 小老虎。 3. 身躯魁悟。 如 彪悍。彪壮。彪形大汉。 4. 姓。
外 [ wài ] 1. 与“内”、“里”相对。 如 外边。外因。里应(yìng )外合。外行(háng )。 2.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 如 外国。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 3. 指“外国”。 如 外域。外宾。外商。 4.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 如 外公。外婆。外甥。 5. 称岳父母。 如 外父。外姑(岳母)。 6. 称丈夫。 如 外子(亦指非婚生之子)。 7. 关系疏远的。 如 外人。 8.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 如 外号(绰号)。外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外传(zhuàn )。 9. 传统戏剧角色名。 如 外旦。外末。外净。
谓才德充实于内者,则文采必自然发扬于外。
引汉•扬雄 《法言·君子》:“或问:‘君子言则成文,动则成德,何以也?’曰:‘以其弸中而彪外也。’”李轨 注:“弸,满也;彪,文也。积行内满,文辞外发。”
清•薛福成 《<寄龛文存>序》:“予读 彦清•之文,擩嚌百氏,弸中彪外,驰骋不可抑遏。”
亦省作“弸彪”。 元•王逢 《奉寄王丁二御史》诗:“其中弸彪两柱史,饭蔬日饮清溪水。”
弸,满。彪,文辞。弸中彪外比喻人内在充实,有德行,而外发为文辞。
引汉·扬雄《法言·君子》:「或问:『君子言则成文,动则成德,何以也?』曰:『以其弸中而彪外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