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杂在食物中的沙子。
沙 [ shā ] 1. 非常细碎的石粒。 如 沙子。沙石。风沙。沙尘。沙砾(沙和碎石块)。沙漠。沙丘。沙滩。沙洲(江河里由泥沙淤积成的陆地)。沙暴。沙浴。沙疗。沙鸥(文学上指栖息岸边沙地的鸥一类的水鸟)。 2. 像沙的东西。 如 沙糖。豆沙。沙瓤。 3. 声音不清脆不响亮。 如 沙哑。 4. 姓。 沙 [ shà ] 1. 经过摇动把某东西里的杂物集中,以便清除。
墋 [ chěn ] 1. 沙土。《玉篇•土部》:“墋,土也。” 2. 混浊不清。《集韻•𡪢韻》:“墋,不清澄。” 3. 食品中混入沙土。唐玄應《一切經音義》卷七引《通俗文》:“砂土入食中日墋。”
夹杂在食物中的沙子。
引宋•陆游 《排闷》诗:“賫粮杂沙墋,掬水以三咽。”
沙墋,读音 shā chěn,汉语词语,指夹杂在食物中的沙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