鸱革


拼音
chī gé
注音
ㄔ ㄍㄜˊ
繁体
鴟革

鸱革chī gé

  1. 指用革囊浮之于江的春秋吴人伍子胥。

分解意思

  • 拼音 chī 部首 鸟 总笔画 10

    鸱 [ chī ] 1. 古书上指鹞鹰。 如 鸱张(嚣张、凶暴,像鸱张开翅膀一样)。鸱视(昂首而视,如鸱欲有所攫取)。鸱顾。鸱目虎吻(形容相貌凶恶)。

  • 拼音 gé 部首 革 总笔画 9

    革 [ gé ] 1. 去了毛经过加工的兽皮。 如 皮革。革履(皮鞋)。革囊。 2. 改变。 如 革新。革命(➊原意是改变命运;➋现指改变社会制度、建立新社会的群众运动;➌亦指改造旧技术、旧思想的运动)。改革。变革。 3. 取消,除掉。 如 革除。革职。革故鼎新(去除旧的,建立新的)。 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如鼓等。 5. 姓。

引证文献

  1. 指用革囊浮之于江的 春秋 吴 人 伍子胥。参见“鴟夷”。

    引明•刘基 《钱唐怀古得吴字》诗:“鴟革愁何极,羊裘钓不迂。”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鸱革

指用革囊浮之于江的春秋

chī ɡéchī ɡéchī ɡé

鸱革(鸱革)

指用革囊浮之于江的 春秋 吴 人 伍子胥 。 明 刘基 《钱唐怀古得吴字》诗:“鸱革愁何极,羊裘钓不迂。”参见“ 鸱夷 ”。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