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枪。
鸟 [ niǎo ] 1. 脊椎动物的一纲,温血卵生,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变为翅,一般能飞。 如 鸟类。候鸟。益鸟。鸟语花香。
铳 [ chòng ] 1. 旧时指枪一类的火器。 如 火铳。鸟铳。 2. 同“冲2”。
一种火枪。
引明•戚继光 《练兵实纪·练手足》:“鸟銃本为利器,临阵第一倚赖者也……况名为鸟銃,谓其能击飞鸟,以其着準多中也。”
明•宋应星 《天工开物·火器》:“鸟銃:凡鸟銃长约三尺,铁管载药,嵌盛木棍之中,以便手握。”
清•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三:“中国 鸟銃,利器也, 倭 人来始得其式。”
罗旋 《红线记》:“这天下午, 紫娥 背支鸟铳上山去了,到天黑还不见回来。”
鸟嘴铳的别名。参见「鸟嘴铳」条。
引明·戚继光《练兵实纪·卷四》:「鸟铳本为利器临阵第一倚赖者也。」
鸟铳,又称鸟嘴铳,是明清时期对火绳枪的称呼。明嘉靖时传入中国,与原有的管身火器相比具有照门、照星、铳托、铳机,开始可以双手同时持握而发射。
鸟铳因为可以射落飞鸟而得名,明朝人范景文撰的《师律》中提到:“后手不用弃把点火,则不摇动,故十发有八九中,即飞鸟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又名鸟嘴铳,因其点火结构在点火时如鸟嘴啄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