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甸


拼音
hăi diàn
注音
ㄏㄞˇ ㄉㄧㄢˋ

海甸hǎi diàn

  1. 近海地区。

分解意思

  • 拼音 hǎi 部首 水 总笔画 10

    海 [ hǎi ] 1.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 如 海洋。海域。海拔。海疆。海内。海岸。海誓山盟。五湖四海。 2. 用于湖泊名称。 如 青海。中南海。 3.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 如 海碗。海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海口。 4.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 如 人山人海。火海。 5. 漫无目标地。 如 海骂。海找。 6.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 如 海棠。 7. 特指中国上海。 如 海派。 8. 姓。

  • 拼音 diàn,tián,shèng 部首 田 总笔画 7

    甸 [ diàn ] 1. 古代指郊外的地方。 2. 田野的出产物。 如 “纳货贝于君,则曰纳甸于有司”。 3. 治理。 甸 [ tián ] 1. 古同“畋”,打猎。 甸 [ shèng ] 1. 古同“乘”,古代划分田、里的名称。

引证文献

  1. 近海地区。

    引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张英风於海甸,驰妙誉於 浙 右。”
    唐•杜甫 《奉送王信州崟北归》诗:“壤歌唯海甸,画角自山楼。”
    明•梁辰鱼 《浣纱记·伐越》:“主公初登宝位,新御黎民,海甸甫安,边烽乍息。”
    陈毅 《驯鹰词》:“翱翔于太空,嬉游于海甸。”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海甸

北京海淀区历史上的旧称谓。海淀区因区政府驻地海淀道镇而得名。古代,海淀镇一带是一片浅湖区,当地人称之为“海淀”。在湖边逐渐形成居民聚落,亦以“海淀”命名。“海淀”在历史文献中亦称为“海甸”、“海店”,在现存史料中最早见于元初王恽所撰《中堂事记》(见明叶盛《水东日记》。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