禖祠


拼音
méi cí
注音
ㄇㄟˊ ㄘˊ

  1. 禖神之祠庙。

分解意思

  • 拼音 méi 部首 示 总笔画 13

    禖 [ méi ] 1. 求子的祭祀。 2. 求子所祭的神。

  • 拼音 cí 部首 示 总笔画 9

    祠 [ cí ] 1. 封建制度下供奉祖宗、鬼神或有功德的人的房屋。 如 祠堂。祠庙。宗祠。 2. 古代指春祭(品物少,多文词)。

引证文献

    国语辞典

    1. 禖神的祠庙。《汉书.卷五一.枚乘传》「武帝春秋二十九乃得皇子,群臣喜,故皋与东方朔作皇太子生赋及立皇子禖祝」句下唐.颜师古.注:「礼月令:『祀于高禖。』高禖,求子之神也。武帝晚得太子,喜而立此禖祠,而令皋作祭祀之文也。」

    网络解释

    禖祠

    禖祠,读音为méi cí,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禖神之祠庙。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