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珥


拼音
yūn ěr
注音
ㄩㄣ ㄦˇ
繁体
暈珥

晕珥yūn ěr

  1. 晕和珥。泛指日、月旁的光晕。

分解意思

  • 拼音 yùn,yūn 部首 日 总笔画 10

    晕 [ yùn ] 1. 太阳或月亮周围形成的光圈。 如 日晕。 2. 光影色泽模糊的部分。 如 霞晕。墨晕。 3. 头发昏,有旋转的感觉。 如 晕眩。晕车。眼晕。 晕 [ yūn ] 1. 昏迷。 如 晕倒。晕厥。 2. 头脑不清。

  • 拼音 ěr 部首 玉 总笔画 10

    珥 [ ěr ] 1. 用珠子或玉石做的耳环。 2. 剑柄上端像两耳的突出部分。 3. 插戴。 如 珥笔(古代史官、谏官入朝插笔于冠侧,以便随时记录、写作)。珥貂。 4. 日、月两旁的光晕。 如 日珥。月珥。

引证文献

  1. 晕和珥。泛指日、月旁的光晕。

    《吕氏春秋·明理》:“其日有鬭蚀,有倍僪,有晕珥。”
    高诱 注:“倍僪晕珥,皆日旁之危气也……在上内向为冠,两旁内向为珥……气围绕日周匝,有似军营相围守,故曰晕也。”
    《宋史·天文志一》:“今东都旧史所书天文禎祥、日月薄蚀、五纬凌犯、彗孛飞流、晕珥、虹霓、精祲云气等事……视南渡后史,有详略焉。”
    《金史·方伎传·马贵中》:“日有晕珥戴背。”

国语辞典

晕珥yùn ěr

  1. 太阳两旁的光气。

    《吕氏春秋·季夏纪·明理》:「其日有斗蚀,有倍僪,有晕珥。」
    《金史·卷一三一·方伎传·马贵中传》:「六年二月甲辰朔,日有晕珥戴背。」

网络解释

晕珥

晕珥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yūn ěr,意思是晕和珥。泛指日、月旁的光晕。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