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不平貌。
忿 [ fèn ] 1. 生气,恨。 如 忿恨。忿怒。忿詈(因愤怒而骂)。不忿(不服气,不平)。气不忿(看到不平的事,心中不服气)。忿忿不平。
愤怒不平貌。
引《汉书·戾太子刘据传》:“太子进则不得上见,退则困於乱臣,独寃结而亡告,不忍忿忿之心,起而杀 充,恐惧逋逃。”
汉•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以是忿忿,怀慙反侧。”
《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众女子留之不住…… 十八姨 忿忿向东而去。”
茅盾 《搬的喜剧》:“他拿出两毛钱来丢给那女仆,忿忿地说:‘随你去买点什么!’”
愤怒不平的样子。
引《汉书·卷六三·武五子传·戾太子刘据传》:「独冤结而亡告,不忍忿忿之心。」
《三国演义·第四回》:「袁绍忿忿而去,若购之急,势必为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