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边防作为瞭望及烽燧报警用的建筑。
烽 [ fēng ] 1. 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 如 烽火( ➊ 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 ➋ 喻战争或战乱)。烽烟。烽燧。烽火台。烽鼓(烽火和战鼓,指战争)。
火 [ huǒ ] 1. 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 如 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 2. 紧急。 如 火速。十万火急。 3. 指枪炮弹药等。 如 火药。火炮。 4. 发怒,怒气。 如 火暴。火性。 5. 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 如 肝火。毒火攻心。 6. 形容红色的。 如 火红。火腿。 7. 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 8. 姓。
楼 [ lóu ] 1. 两层和两层以上的房屋;亦指建筑物的上层部分或有上层结构的,或指楼房的一层。 如 楼房。楼梯。楼道。楼层。城楼。岗楼。阁楼。楼台。楼船。办公楼。高楼大厦。 2. 姓。
望 [ wàng ] 1. 看,往远处看。 如 望见。眺望。张望。望尘莫及(喻远远落后)。望风捕影。 2. 拜访。 如 看望。拜望。探望。 3. 希图,盼。 如 期望。欲望。喜出望外。 4. 人所敬仰的,有名的。 如 望族。名望。声望。威望。 5. 向,朝着。 如 望东走。 6. 月圆,农历每月十五日前后。 如 望日。 7. 埋怨,责备。 如 怨望。 8. 姓。
古代边防作为瞭望及烽燧报警用的建筑。
引《晋书·蔡谟传》:“謨 所统七千餘人,所戍东至 土山,西至 江乘 ……烽火楼望三十餘处,随宜防备,甚有算略。”
fēnghuǒlóuwàng
古代边防作为瞭望及烽燧报警用的建筑。《晋书·蔡谟传》:“谟所统七千馀人,所戍东至土山,西至江乘……烽火楼望三十馀处,随宜防备,甚有算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