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边防燃狼粪以报警的烽火。
狼 [ láng ] 1. 哺乳动物,形状很像狗,性残忍而贪婪,昼伏夜出,能伤害人畜。毛皮可制衣褥。 如 狼狈。狼奔豕突。狼吞虎咽。狼子野心(喻凶恶残暴的人的狂妄欲望和狠毒用心)。引狼入室(喻引进坏人)。
烽 [ fēng ] 1. 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 如 烽火( ➊ 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 ➋ 喻战争或战乱)。烽烟。烽燧。烽火台。烽鼓(烽火和战鼓,指战争)。
古时边防燃狼粪以报警的烽火。参见“狼烟”。
引宋•苏辙 《落叶满长安分题》诗:“衣信催烦杵,狼烽报极边。”
宋•陆游 《谢池春》词之一:“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烽夜举。”
清•贝青乔 《哀甬东》诗:“狼烽一夕红过江,血染连村成战垒。”
焚烧狼粪所形成的烽烟,风吹不易消散。古代戍守边境的军士多用来传达警讯。
引宋·陆游〈谢池春·壮岁从戎〉词:「阵云高,狼烽夜举。」
狼烽,汉语词语,读音是láng fēng,指古时边防燃狼粪以报警的烽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