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蜂


拼音
tǔ fēng
注音
ㄊㄨˇ ㄈㄥ

土蜂tǔ fēng

  1. 蜂的一种。俗名“马蜂”。即《尔雅·释虫》中之“土蠭”。体圆而长,黑褐色,有细毛,尾有毒针,能螫人。脚短而粗。栖于沙土或朽木中。常捕捉金龟子的幼虫等作为小土蜂的食物。

分解意思

  • 拼音 tǔ 部首 土 总笔画 3

    土 [ tǔ ] 1.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 如 土壤。黄土。 2. 疆域。 如 国土。领土。 3. 本地的,地方性的。 如 故土。 4. 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 如 土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 5. 不合潮流。 如 土气。 6. 未熬制的鸦片。 如 烟土。 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8.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 如 土族。 9. 姓。

  • 拼音 fēng 部首 虫 总笔画 13

    蜂 [ fēng ] 1. 昆虫,会飞,多有毒刺,能蜇人。有“蜜蜂”、“熊蜂”、“胡蜂”、“细腰蜂”等多种,多成群住在一起。 2. 特指“蜜蜂”。 如 蜂巢。蜂房。蜂蜡。蜂蜜。蜂乳。蜂王(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雌蜂,专司产卵,通常每个蜂群只有一只。亦称“母蜂”)。蜂腰(a.蜂腰中间细,喻居中者最差;b.诗律“八病”之一;c.书法笔病之一)。 3. 〔~鸟〕鸟类中最小的一种,大小如大拇指,嘴细长。吃花蜜和花上的小昆虫。产于南美洲。 4. 众多。 如 蜂起。蜂拥。蜂聚。蜂集。

引证文献

  1. 蜂的一种。俗名“马蜂”。即《尔雅·释虫》中之“土蠭”。体圆而长,黑褐色,有细毛,尾有毒针,能螫人。脚短而粗。栖于沙土或朽木中。常捕捉金龟子的幼虫等作为小土蜂的食物。

国语辞典

土蜂tǔ fēng

  1. 动物名。体黑褐色,尾有毒汁,能螫人,常穴土为巢,亦能吸取花蜜,为传递花粉的媒介。

网络解释

土蜂

土蜂:动物

土蜂:中药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