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一


拼音
hé yī
注音
ㄏㄜˊ ㄧ
词性
动词
近义词
融合 重叠 交融 融汇

合一hé yī

  1. 合而为一,合成一体。

    英combine;

分解意思

  • 拼音 hé,gě 部首 口 总笔画 6

    合 [ hé ] 1. 闭,对拢。 如 合眼。合抱。珠连璧合。貌合神离。 2. 聚集。 如 合力。合办。合股。合资。 3. 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 如 合格。合法。情投意合。 4. 应该。 如 合该。合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 5. 总共,全。 如 合家欢乐。 6. 计,折算。 如 合多少钱。 7.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5”。 合 [ gě ]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 2. 旧时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一合,木或竹制,方形或圆筒形。

  • 拼音 yī 部首 一 总笔画 1

    一 [ yī ]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2. 纯;专。 如 专一。一心一意。 3. 全;满。 如 一生。一地水。 4. 相同。 如 一样。颜色不一。 5. 另外的。 如 蟋蟀一名促织。 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 如 算一算。试一试。 7. 乃;竞。 如 一至于此。 8. 部分联成整体。 如 统一。整齐划一。 9. 或者。 如 一胜一负。 10. 初次。 如 一见如故。 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引证文献

  1. 相合为一。

    引宋•张载 《正蒙·神化》:“推行有渐为化,合一不测为神。”
    王夫之 注:“其推行之本,则固合为一气,和而不相悖害。”
    明•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我今説箇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

  2. 同一;一致。

    引鲁迅 《书信集·致唐弢》:“日本 的语文是不合一的,学了语,看不懂文。”
    许杰 《<文艺、批评与人生>自序》:“我觉得,文学与人生是统一的,而且是合一的。”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合一

合一是数理逻辑中的一阶谓词演算使用的一种运算方法。数理逻辑就是以推理(特别是数学中的演绎推理)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主要是运用数学方法使用数学符号,来研究数学领域公共使用的逻辑推理。而在语言研究中使用“合一”法,就是要用数理逻辑的推理方式来描述语言,达到精确化的目的。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