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褂子


拼音
fān guà zǐ
注音
ㄈㄢ ㄍㄨㄚˋ ㄗˇ

翻褂子fān guà zi

  1. 清代每年冬至月初一日,臣下得着貂裘者,均于是日一体穿用,称为翻褂子。见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翻褂子》

分解意思

  • 拼音 fān 部首 羽 总笔画 18

    翻 [ fān ] 1. 歪倒(dǎo ),反转,变动位置,改变。 如 推翻。翻车。翻卷。翻滚。翻腾。翻工。翻阅。翻身。翻地。翻修。翻建。翻改。翻脸。人仰马翻。翻江倒海(形容水势浩大,多喻力量或气势非常壮大)。翻云覆雨(喻反覆无常或玩弄手段)。 2. 数量成倍的增加。 如 翻番。 3. 越过。 如 翻越。 4. 飞。

  • 拼音 guà 部首 衣 总笔画 13

    褂 [ guà ] 1. 上身的衣服。 如 褂子。马褂儿。

  • 拼音 zǐ 部首 子 总笔画 3

    子 [ zǐ ]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 如 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 如 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 如 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 如 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 如 子弹(dàn )。棋子儿。 6. 与“母”相对。 如 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 如 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如 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 如 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 如 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 如 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 如 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 如 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引证文献

  1. 清•代每年冬至月初一日,臣下得着貂裘者,均于是日一体穿用,称为翻褂子。见 清•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翻褂子》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翻褂子

翻褂子(fān ɡuà zǐ)

1.清代每年冬至月初一日臣下得着貂裘者均于是日一体穿用称为翻褂子。见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翻褂子》。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