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皞


拼音
xī hào
注音
ㄒㄧ ㄏㄠˋ

西皞xī hào

  1. 亦作“西皓”。

  2. 古帝名,即少皞。亦指西方或西方之神。

分解意思

  • 西

    拼音 xī 部首 襾 总笔画 6

    西 [ xī ] 1. 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与“东”相对。 如 西面。西晒。西域。西方。西席(旧时对幕友或家塾教师的敬称。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亦称“西宾”)。西宫(借指妃嫔)。 2. 事物的样式或方法属于西方的(多指欧美各国)。 如 西学。西画。西餐。西医。 3. 姓。

  • 拼音 hào 部首 白 总笔画 15

    皞 [ hào ] 1. 白色。 如 “残霞殿雨,皞气入窗扉。” 2. 古通“昊”,广大。 如 “欲报之德,皞天罔极。” 3. 姓。

引证文献

  1. 亦作“西皓”。古帝名,即 少皞。亦指西方或西方之神。参见“少2皞”。

    引南朝 梁 沉约 《梁明堂登歌·白帝》:“神在秋方,帝居西皓,允兹金德,裁成万宝。”
    唐•刘禹锡 《监祠夕月坛书事》诗:“西皞 司分昼夜平, 羲 和 亭午太阴生。”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西皞

【词目】西皞

【读音】xī hào

【释义】古帝名,即少皞。亦指西方或西方之神。

【出处】 南朝·梁·沈约《梁明堂登歌·白帝》:“神在秋方,帝居西皓,允兹金德,裁成万宝。”

【示例】唐·刘禹锡《监祠夕月坛书事》诗:“西皞司分昼夜平,羲和亭午太阴生。铿锵揖让秋光里,观者如云出凤城。”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