忉怛


拼音
dāo dá
注音
ㄉㄠ ㄉㄚˊ

忉怛dāo dá

  1. 忧伤;悲痛。

  2. 啰嗦,唠叨。

分解意思

  • 拼音 dāo 部首 心 总笔画 5

    忉 [ dāo ] 1. 〔~~〕形容忧愁,焦虑的样子,如“无思远人,劳心~~。”

  • 拼音 dá 部首 心 总笔画 8

    怛 [ dá ] 1. 忧伤,悲苦。 如 怛怛(忧伤不安)。怛伤。怛忧。惨怛。 2. 惊惧。

引证文献

  1. 忧伤;悲痛。

    引汉•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父繫三年,中心忉怛,食不甘味,尝苦飢渴,昼夜感思,忧父不活。”
    《文选·王粲<登楼赋>》:“心悽愴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憯惻。”
    李周翰 注:“忉怛,犹悽愴也。”
    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夫处乎深宫,安乎尊胜,不能静志,远迹山林,弃转轮王位,为鄙贱人行,何可念哉?言增忉怛耳!”清•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九娘》:“生凄然出,忉怛若丧。”

  2. 啰嗦,唠叨。

    《朱子语类》卷八三:“要之圣人只是直笔据见在而书,岂有许多忉怛。”

国语辞典

忉怛dāo dá

  1. 悲伤。

    《文选·李陵·答苏武书》:「异方之乐,秖令人悲,增忉怛耳。」
    《文选·王粲·登楼赋》:「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憯恻。」

网络解释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