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年


拼音
dài nián
注音
ㄉㄞˋ ㄋㄧㄢˊ

待年dài nián

  1. 谓女子待年长而聘。

  2. 谓等待年老致仕。

分解意思

  • 拼音 dài,dāi 部首 彳 总笔画 9

    待 [ dài ] 1. 等,等候。 如 待到。待旦。拭目以待。 2. 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 如 对待。招待。待遇。待人接物。 3. 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 如 正待出门,有人来了。 待 [ dāi ] 1. 停留,逗留,迟延。 如 你待一会儿再走。

  • 拼音 nián 部首 干 总笔画 6

    年 [ nián ] 1.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如 一年。三年五载。 2. 每年的。 如 年会。年鉴。年利。年薪。 3. 一年的开始。 如 年节。新年。 4. 有关年节的(用品)。 如 年画。年礼。年货。 5. 时期,时代。 如 近年。年华。年号(a.帝王用的纪年名称;b.公元纪年名称)。年限。年深日久。 6. 收成。 如 年成。年景。年谨。荒年。 7. 岁数。 如 年纪。年事(岁数)。年高。年轮。 8. 人一生所经年岁的分期。 如 幼年。童年。青年。壮年。中年。老年。 9. 科举时代同年考中者的互称。 如 年兄。年谊(同年登科的关系)。 10. 姓。

引证文献

  1. 谓女子待年长而聘。

    《后汉书·皇后纪下·献穆曹皇后》:“操 进三女 宪、节、华 为夫人,聘以束帛玄纁五万匹,小者待年於国。”
    李贤 注:“留住於国,以待年长。”
    后因以称女子待嫁。 南朝•宋 颜延之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南朝•梁 张缵 《丁贵嫔哀策文》:“爰及待年,含章早穆;声被 洽阳,誉宣 中谷。”

  2. 谓等待年老致仕。

    引宋•曾巩 《祭致仕湛郎中文》:“维公早以郎潜,安於养志;晚而家食,曾不待年。治绩纪於朝廷,行实推於乡里。”
    宋•范公偁 《过庭录》:“蜀公 表谢曰:‘六十三而告老,盖不待年;七十五而復来,孰云中礼。’”

国语辞典

待年dài nián

  1. 女子留以待年长而嫁。

    《后汉书·卷一〇·曹皇后纪》:「建安十八年,操进三女宪、节、华为夫人,聘以束帛玄?五万匹,小者待年于国。」

  2. 待至年老致仕。

    《文选·谢灵运·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辞满岂多秩,谢病不待年。」

网络解释

待年

待年,汉语词汇。

拼音:dài nián

释义: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或“待字闺中”。古代女子到了十五岁,会把头发梳起,插上簪子,表示已到出嫁年岁。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