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罪


拼音
dài zuì
注音
ㄉㄞˋ ㄗㄨㄟˋ

戴罪dài zuì

  1. 明代被判了罪的官员仍留职任用,称为“戴罪”。

分解意思

  • 拼音 dài 部首 戈 总笔画 17

    戴 [ dài ] 1. 加在头、面、颈、手等处。 如 戴帽子。披星戴月。戴圆履方。不共戴天。 2. 尊奉,推崇,拥护。 如 戴仰。爱戴。拥戴。感恩戴德。 3. 姓。

  • 拼音 zuì 部首 网 总笔画 13

    罪 [ zuì ] 1. 犯法的行为。 如 犯罪。罪人。认罪。有罪。罪恶。罪名。罪魁。罪行。罪证。罪责。罪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罪不容诛。 2. 过失,把过失归到某人身上。 如 功罪。罪愆。罪尤(“尤”,过失,罪过)。归罪于人。 3. 刑罚。 如 判罪。畏罪。待罪。请罪。 4. 苦难,痛苦。 如 受罪。

引证文献

  1. 明 代被判了罪的官员仍留职任用,称为“戴罪”。参见“戴罪立功" class=primary href=/cidian/ci-17d6f34c06>戴罪立功”。

    《明史·刘显传》:“显 以兵少,逼城未敢战,被劾,戴罪。”
    明•王琼 《双溪杂记》:“赵春 奏言 李昆 有功无过,乞除其戴罪。”
    吴晗 《朱元璋传》第七章二:“戴死罪和徒流罪办事是 元璋 新创的办法,有御史戴死罪,带着脚镣坐堂审案的;有打了八十大棍仍回原衙门作官的。”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戴罪

戴罪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dài zuì ,是指被判了罪的官员仍留职任用。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