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亲


拼音
huǐ qīn
注音
ㄏㄨㄟˇ ㄑㄧㄣ
繁体
悔親

悔亲huǐ qīn

  1. 订婚后一方毁弃婚约。

分解意思

  • 拼音 huǐ 部首 心 总笔画 10

    悔 [ huǐ ] 1. 懊恼过去做得不对。 如 后悔。懊悔。悔改。悔恨。悔悟。追悔莫及。

  • 拼音 qīn,qìng 部首 亠 总笔画 9

    亲 [ qīn ] 1. 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 如 亲属。亲人。亲缘。双亲(父母)。亲眷。 2. 婚姻。 如 亲事。 3.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 如 亲戚。亲故。亲邻。亲朋。 4. 称呼同一地方的人。 如 乡亲。 5. 本身,自己的。 如 亲睹。亲聆。亲笔。 6. 感情好,关系密切。 如 亲密。相亲。亲睦。亲疏。 7. 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 如 亲吻。 亲 [ qìng ] 1. 〔~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家”读轻声)。

引证文献

  1. 订婚后一方毁弃婚约。

    引元•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可怎生父在时曾许了我,父丧之后,母倒悔亲。”
    《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顾僉事 见女壻穷得不像样,遂有悔亲之意。”
    清•李渔 《风筝误·逼婚》:“我的聘又下过了,回书又写去了,他是何等样的人家,难道好悔亲不成!”

国语辞典

悔亲huǐ qīn

  1. 反悔而废弃婚约。

    引元·关汉卿《绯衣梦·第一折》:「嬷嬷,你将这十两银子、一双鞋儿,往李家悔亲去。」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夫人怒欲悔亲,依旧要将莺莺与郑恒,焉有此理?」

网络解释

悔亲

huǐ qīn ㄏㄨㄟˇ ㄑㄧㄣ

悔亲(悔亲)

订婚后一方毁弃婚约。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可怎生父在时曾许了我,父丧之后,母倒悔亲。”《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 顾佥事 见女壻穷得不像样,遂有悔亲之意。” 清 李渔 《风筝误·逼婚》:“我的聘又下过了,回书又写去了,他是何等样的人家,难道好悔亲不成!”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