讥笑谩骂。
讥 [ jī ] 1. 讽刺,挖苦。 如 讥讽。讥评。讥笑。讥诮。冷讥热嘲。 2. 查问,察问。 3. 指责,非议。 如 讥议。讥弹(tán )(指责,抨击)。 4. 规劝。
骂 [ mà ] 1. 用粗野或带恶意的话侮辱人。 如 骂人。骂街。骂名。咒骂。辱骂。 2. 斥责。 如 他父亲骂他没出息。
讥笑谩骂。
引宋•岳珂 《金陀粹编》卷二三:“覿 以諛墓取足,贸易是非,至以得不偿愿,作启讥駡。”
元•刘祁 《归潜志》卷九:“元裕之、李长源 同乡里,各有诗名。由其不相下,颇不相咸。 李 好愤怒, 元•尝云:‘ 长源 有愤击经。’ 元•好滑稽, 李 輒以诗讥駡。”
清•黄遵宪 《乌之珠歌》:“青丝络头伏道旁,反因受宠丛讥駡。”
讥骂,拼音是jī mà,是汉语词汇,解释为讥笑谩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