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上生来就有的蓝紫色或黑色斑迹。
英birthmark;
胎 [ tāi ] 1. 人或其他哺乳动物母体内的幼体。 如 胎儿。胎生。胎教(jiào )(指通过母体对胎儿施加影响,为胎儿发育提供良好的条件)。胚胎。怀胎。 2. 事的开始,根源。 如 祸胎。 3. 器物的粗坯。 如 泥胎。铜胎。 4. 衬在衣服、被褥面子和里子之间的东西。 如 棉花胎。
记 [ jì ] 1. 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 如 记忆。记取。记性。博闻强记。 2. 把事物写下来。 如 记录。记功。记者。 3.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字。 如 游记。日记。大事记。 4. 符号,标识(zhì)。 如 印记。标记。记号。 5. 古时的一种公文。 如 奏记。笺记。 6. 皮肤上的生下来就有的深色斑。 如 胎记。 7. 量词,指打一下。 如 给他一记耳光。
人体上天生的深色印记。
引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三:“这小家伙穿一条衩裆棉裤,有块蓝色胎记的肥胖的小白屁股裸露在外边。”
胎儿出生时,在皮肤上形成的瑕瘢,可用作识别记号。
例如:「他脸上有一个很大的胎记,相当显目。」
胎记一般可分为色素型及血管型,常见的色素型包括太田痣、先天性色素痣、咖啡斑等;血管型则包括鲜红斑痣、草莓样血管瘤等。胎记可以在出生时发现,也可能在出生几个月后才逐渐发病。
新生儿的胎记发生率约为10%,可以说是非常普遍,大部分的胎记只是影响美观,不需要特别处理。但是有些胎记会合并身体器官的异常,甚至有恶性变化的可能,必须积极治疗。例如有些海绵样的血管瘤增生过快,会造成肢体残缺、功能障碍,甚至血管瘤扩张速度太快时,会形成组织坏死,过度消耗血小板而使凝血功能低下、出血不止。有些长了毛的兽皮样黑痣,可能日后发生恶性黑色素瘤的癌变,癌细胞转移后导致死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