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极


拼音
bù jí
注音
ㄅㄨˋ ㄐㄧˊ
繁体
不極

不极bù jí

  1. 不寻根究底。不到极点;不到顶点。不合中正的准则。无穷;无限。不急。

分解意思

  • 拼音 bù,fǒu 部首 一 总笔画 4

    不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如 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如 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 如 他现在身体好不? 不 [ fǒu ] 1.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 拼音 jí 部首 木 总笔画 7

    极 [ jí ] 1. 顶端,最高点,尽头。 如 登极(帝王即位)。登峰造极。 2. 指地球的南北两端或电路、磁体的正负两端。 如 极地(极圈以内的地区)。极圈。北极。阴极。 3. 尽,达到顶点。 如 极力。极目四望。物极必反。 4. 最高的,最终的。 如 极点。极限。极端。极致。 5. 副词。 如 表示最高程度:极其。极为(wéi )。

引证文献

  1. 不寻根究底。

    《礼记·儒行》:“过言不再,流言不极。”
    郑玄 注:“不极,不问所从出也。”

  2. 不到极点;不到顶点。

    《汉书·天文志》:“冬至日南极,晷长南;不极则温为害。夏至日北极,晷短北;不极则寒为害。”
    明•刘基 《郁离子·天地之盗》:“是故天地之盗息,而人之盗起。不极,不止也。”

  3. 不合中正的准则。

    《汉书·董仲舒传》:“迺其不正不直不忠不极,枉于执事,书之不泄。”
    颜师古 注:“极,中也。公卿执事有不忠直而阿枉者,皆令言之。”

  4. 不急。

    《淮南子·精神训》:“随其天资而安之,不极。”
    高诱 注:“资,时也,一曰性也;极,急也。喻道人不急求生也。”

  5. 无穷;无限。

    引南朝•梁 江淹 《杂体诗序》:“蓝朱成彩,杂错之变无穷;宫角为音,靡曼之态不极。”
    唐•李白 《古风》之四三:“周穆 八荒意, 难皇 万乘尊。淫乐心不极,雄豪安足论。”
    宋•孙光宪 《河渎神》词:“独倚朱栏情不极,魂断终朝相忆。”
    明•杨慎 《崤关行》:“曾陵高不极,脩坂回欝盘。”

国语辞典

不极bù jí

  1. 不急。

    《淮南子·精神》:「随其天资,而安之不极。」

  2. 不到极端。

    《文选·陆机·辩亡论》:「乱不极则治不形。」
    《旧五代史·卷二七·唐书·庄宗本纪一》:「物不极则不反,恶不极则不亡。」

网络解释

不极

不极,不寻根究底,不到极点;不到顶点,不合中正的准则,不急

无穷,无限的意思。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