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


拼音
yī jiǔ
注音
ㄧ ㄐㄧㄡˇ

一九yī jiǔ

  1. 谓阳数始于一,而极于九。极则复于一,终而复始,故用以喻循环之理。

  2. 佛教语。指净土宗九品往生的教义。

  3. 满俗赠献之礼,以九数为贵,至少一九,至多九九。

  4. 从每年冬至日起,每九天为一九。亦指第一个九天。

分解意思

  • 拼音 yī 部首 一 总笔画 1

    一 [ yī ]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2. 纯;专。 如 专一。一心一意。 3. 全;满。 如 一生。一地水。 4. 相同。 如 一样。颜色不一。 5. 另外的。 如 蟋蟀一名促织。 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 如 算一算。试一试。 7. 乃;竞。 如 一至于此。 8. 部分联成整体。 如 统一。整齐划一。 9. 或者。 如 一胜一负。 10. 初次。 如 一见如故。 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 拼音 jiǔ 部首 乙 总笔画 2

    九 [ jiǔ ] 1. 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 如 九归。 2. 泛指多次或多数。 如 九死一生。九霄云外。

引证文献

  1. 谓阳数始于一,而极于九。极则复于一,终而复始,故用以喻循环之理。

    《参同契》卷下:“子南午北,互为纲纪,一九之数,终而復始。”
    蒋一彪 集解:“阳生於一成於九。阳数至九则极,极则復於一,此谓一九之数,终而復始。”

  2. 佛教语。指净土宗九品往生的教义。“二八”指净土宗的“十六观”。

    引唐•迦才 《净土论序》:“二八宏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 东 夏。”
    又 唐•迦才 《净土论序》:“二八之观齐阔,一九之生同归。”

  3. 满 俗赠献之礼,以九数为贵,至少一九,至多九九。

    《清史稿·礼志八》公主下嫁仪:“初定﹝额駙﹞諏日诣午门,进一九礼,即纳采也。”

  4. 从每年冬至日起,每九天为一九。亦指第一个九天。

    引明•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十一:“至后九九气候,谚云:‘一九、二九,相唤弗出手。’”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一九

从每年的冬至日起,每九天为一九,亦指第一个一九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