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口如瓶


拼音
shǒu kǒu rú píng
注音
ㄕㄡˇ ㄎㄡˇ ㄖㄨˊ ㄆㄧㄥˊ
词性
动词
感情
褒义词
近义词
噤若寒蝉 缄口不言 默不作声 默默无言 讳莫高深 讳莫如深 缄舌闭口 秘而不宣 沉默寡言 言必有据 守瓶缄口 一诺千金 张口结舌 三缄其口
反义词
滔滔不绝 喋喋不休 口若悬河 和盘托出 夸夸其谈 吐露心腹 尽情吐露 说长话短 信口雌黄 说长道短 心直口快 脱口而出 合盘托出 冲口而出 言多必失 畅所欲言 口无遮拦 信口开河

守口如瓶shǒu kǒu rú píng

  1. 闭口不说,像瓶口塞紧了一样。形容说话谨慎或严守秘密。

    例防意如城,守口如瓶

    英tightlipped; reticent; do not breathe a single word;

分解意思

  • 拼音 shǒu 部首 宀 总笔画 6

    守 [ shǒu ] 1. 保持,卫护。 如 守成(在事业上保持前人的成就)。守御。守身(爱护自身,保持自己的品节)。守节。守恒。守望相助。墨守成规。 2. 看管。 如 看守。守护。 3. 在一个地方不动。 如 守株待兔。留守。 4. 遵照。 如 遵守。守法。守时。 5. 维持原状,不想改变。 如 保守。因循守旧。 6. 呆在一起。 如 厮守。 7. 节操。 如 操守。 8. 靠近,依傍。 如 守着水的地方,可多种稻子。 9. 古代官名。 如 太守。守祧(中国周代掌管祭祀宗庙的官)。守刺(太守,刺史)。守令(指太守、刺史、县令等地方官)。 10. 姓。

  • 拼音 kǒu 部首 口 总笔画 3

    口 [ kǒu ]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 如 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 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 如 瓶子口。 3. 出入通过的地方。 如 门口。港口。 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 如 古北口。喜峰口。 5. 破裂的地方。 如 口子。

  • 拼音 rú 部首 女 总笔画 6

    如 [ rú ] 1. 依照顺从。 如 如愿。如意。如法炮制。 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 如 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游人如织。 3. 比得上,及。 如 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 4. 到,往。 如 如厕。 5. 假若,假设。 如 如果。如若。假如。 6. 奈,怎么。 如 如何。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7. 与,和。 如 “公如大夫入”。 8. 或者。 如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 如 突如其来。 10. 表示举例。 如 例如。 11. 应当。 如 “若知不能,则如无出”。 12.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13. 姓。

  • 拼音 píng 部首 瓦 总笔画 10

    瓶 [ píng ] 1. 口小腹大的器皿,多为瓷或玻璃做成,通常用来盛液体。 如 瓶子。酒瓶。花瓶。 2. 量词,用于瓶装的东西。 如 两瓶啤酒。

引证文献

  1. 形容说话谨慎,不轻易出言。后多形容严守秘密。

    引唐•道世 《诸经要集·择交部·惩过》《维摩经》:“防意如城,守口如瓶。”
    清•顾炎武 《与归庄手札》:“吾辈不能多读书,未宜轻作诗文,如盆盎中水何裨於沧海之大,祇供人覆瓿而已。予将守口如瓶,不作雷鸣之瓦釜矣。”
    郑振铎 《桂公塘》:“北虏防御得那末周密,他们的军士们是那末守口如瓶。”

国语辞典

守口如瓶shǒu kǒu rú píng

  1. 嘴像瓶口一样封得严紧。比喻严守秘密。也作「缄口如瓶」。

    《隋唐演义·第三五回》:「今愿陛下守口如瓶,不可提起。」

    近默不作声 默默无言 缄口不言 噤若寒蝉

    反喋喋不休 滔滔不绝 吐露心腹 口若悬河 夸夸其谈 和盘托出 尽情吐露

网络解释

翻译

  • 英语 lit. to guard one's mouth like a closed bottle (idiom)​; tight-lipped, reticent, not breathing a word
  • 德语 Geheimhaltung (S)​
  • 法语 (expr. idiom.)​ tenir sa langue, ne pas dire un mot, bouche cousue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