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圣


拼音
qí shèng
注音
ㄑㄧˊ ㄕㄥˋ
繁体
齊聖

齐圣qí shèng

  1. 聪明睿智;聪明圣哲。齐,通“齌”。

分解意思

  • 拼音 qí,jì,zī,zhāi 部首总笔画 6

    齐 [ qí ] 1. 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 如 齐整。参差不齐。 2. 达到,跟什么一般平。 如 见贤思齐。河水齐腰深。 3. 同时;同样;一起。 如 齐名。齐声。齐心协力。一齐前进。 4. 全;完全。 如 齐全。人到齐了。 5.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 6. 中国朝代名。 如 南朝齐。北朝齐。 齐 [ jì ] 1. 调剂。 如 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齐药也。后作“剂”。 2. 药剂。 如 处齐不过数种。后作“剂”。 3. 界限;分际。 如 百年,寿之大齐。 4. 成功;成熟。 如 事能得齐。后作“济”。 齐 [ zī ] 1. 同“粢”。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 齐 [ zhāi ] 1. 同“斋”。 2. 斋戒。 如 齐三日而后行。 3. 庄敬。 如 齐庄。齐严。

  • 拼音 shèng,kū 部首 土 总笔画 5

    圣 [ shèng ] 1. 旧时称所谓人格最高尚的、智慧最高超的人。 如 圣人。圣哲。 2. 最崇高的,对所崇拜的事物的尊称。 如 神圣。圣洁。圣地。圣经。 3. 封建时代美化帝王的说法。 如 圣上。圣旨。圣明。 4. 称学问、技术有特高成就的。 如 圣手。棋圣。 圣 [ kū ] 1. 古代方言,义同“掘”《説文•土部》:“圣,汝潁之閒謂致力於地曰圣。”清施補華《别弟文》:“吾負母而逃,圣野菜充飢。”

引证文献

  1. 聪明睿智;聪明圣哲。齐,通“齌”。

    《诗·小雅·小宛》:“人之齐圣,饮酒温克。”
    毛 传:“齐,正也。”
    《左传·文公二年》:“子虽齐圣,不先父食久矣。”
    杜预 注:“齐,肃也。”
    《左传·文公十八年》:“齐圣广渊" class=primary href=/cidian/ci-1532154910>齐圣广渊。”
    杜预 注:“齐,中也。”
    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中》:“齐圣,聪明睿智之称…… 毛 以齐为正, 杜 以齐为肃,又以为中,皆未当也。”
    宋•王安石 《庙议》:“若夫尊卑之位、先后之序,则子孙虽齐圣有功,不得以加其祖考。”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齐圣

齐圣,是汉语词汇,拼音是qí shèng ,出自《诗·小雅·小宛》,解释为聪明睿智;聪明圣哲。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