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窟春


拼音
tǔ kū chūn
注音
ㄊㄨˇ ㄎㄨ ㄔㄨㄣ

土窟春tǔ kū chūn

  1. 酒名。

分解意思

  • 拼音 tǔ 部首 土 总笔画 3

    土 [ tǔ ] 1.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 如 土壤。黄土。 2. 疆域。 如 国土。领土。 3. 本地的,地方性的。 如 故土。 4. 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 如 土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 5. 不合潮流。 如 土气。 6. 未熬制的鸦片。 如 烟土。 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8.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 如 土族。 9. 姓。

  • 拼音 kū 部首 穴 总笔画 13

    窟 [ kū ] 1. 洞穴。 如 石窟。狡兔三窟。窟窿。 2. 人聚集的地方,多指歹徒聚集之所。 如 匪窟。魔窟。

  • 拼音 chūn 部首 日 总笔画 9

    春 [ chūn ] 1. 一年的第一季。 如 春季(农历正月至三月)。春节。春色。春晖(春天的阳光,喻父母的恩情)。春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妇女的眉毛)。春秋(➊春季和秋季;➋指年月;➌指人的年岁,如“春春正富”;➍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鲁国的《春秋》。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➎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2. 两性相求的欲望。 如 春心。怀春。 3. 生机。 如 大地回春。 4. 姓。

引证文献

  1. 酒名。

    引唐•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酒则有 郢州 之富水, 乌程 之若下, 滎阳 之土窟春, 富平 之石冻春, 剑南 之烧香。”
    宋•张表臣 《珊瑚钩诗话》卷三:“酒有‘若下春’,谓 乌程 也……‘土窟春’, 滎阳 也。”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土窟春

土窟春,中国唐代名酒,出产于古荥阳(河南省荥阳市附近),古代名酒之一,曾与剑南春齐名。如今的土窟春酒已命名为郑州太子春酒业有限公司。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