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愧的脸色。
英ashamed look;
愧 [ kuì ] 1. 羞惭。 如 羞愧。惭愧。愧色。愧怍(惭愧)。愧疚。愧赧(因羞愧而脸红)。愧悔。问心无愧。
色 [ sè ] 1. 由物体发射、反射的光通过视觉而产生的印象。 如 颜色。色彩。色相(xiàng )。色调(diào )。 2. 脸上表现出的神气、样子。 如 脸色。气色。色厉内荏。 3. 情景,景象。 如 行色匆匆。景色宜人。 4. 种类。 如 各色用品。 5. 品质,质量。 如 音色。成色。足色纹银。 6. 妇女美貌。 如 姿色。色艺。 7. 情欲。 如 色情。好(hào)色。
羞愧的脸色。
引《庄子·让王》:“子贡 逡巡而有愧色。”
唐•李白 《纪南陵题五松山》诗:“桐宫 放 太甲,摄政愧色" class=primary href=/cidian/ci-6ca22d06d>无愧色。”
明•李东阳 《土室》诗:“古人戒屋漏,所贵无愧色。”
徐迟 《牡丹》:“年纪轻轻,她已能侧身于大艺术家的行列之中,而无愧色。”
惭愧、羞愧的表情。
引《红楼梦·第六九回》:「见了贾母合家中人,回来见凤姐,未免脸上有些愧色。」
愧色,汉语词汇。
拼音:kuìsè
释义:指羞愧的脸色。
如:毫不愧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