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坝。参见:隄堰。
堤 [ dī ] 1. 用土石等材料修筑的挡水的高岸。 如 河堤。海堤。堤岸。堤坝。堤防。堤堰。
堰 [ yàn ] 1. 挡水的堤坝。 如 堤堰。堰塘。都江堰(在中国四川省,是闻名中外的古代水利工程,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堤坝。
引《南史·张邵传》:“及至 襄阳,筑长围,修立堤堰,创田数千顷,公私充给。”
《旧五代史·梁书·胡规传》:“乾化 元年,詔修 洛河 堤堰。”
沙汀 《替身》:“店后高坎下面正当一家磨房的堤堰,水从堤堰上澎出来,哗哗哗的有如瀑布。”
隄堰:堤坝。
引《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二年》:“咸平府 清河、滱河 合流,失故道,坏隄堰,敕 蒙古 军千人及民丁修之。”
堤堰,读音dī yàn,汉语词汇,释义为堤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