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庭中照明的火炬。
庭 [ tíng ] 1. 堂阶前的院子。 如 庭院。庭园。庭除(“除”,台阶)。 2. 厅堂。 如 庭宇。庭闱(父母所属内室,借指父母)。庭训(父亲的教诲,亦指家教)。家庭。 3. 审判案件的处所或机构。 如 法庭。 4. 古同“廷”,朝廷。
燎 [ liáo ] 1. 延烧。 如 燎荒。燎原烈火。 2. 烫。 如 燎泡。 3. 照明。 燎 [ liǎo ] 1. 挨近火而烧焦。 如 把头发燎了。
古代庭中照明的火炬。
引《诗·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
《周礼·秋官·司烜氏》:“凡邦之大事,共坟烛庭燎。”
郑玄 注:“坟,大也。树於门外曰大烛,於门内曰庭燎,皆所以照众为明。”
明•宋濂 《孔子庙堂议》:“古者朝覲会同与凡郊庙祭饗之事皆设庭燎,司烜共之,火师监之,其数则天子百,公五十,餘三十,以为不若是则不严且敬也。”
《红楼梦》第十八回:“﹝ 贾妃 ﹞于是进入行宫,只见庭燎绕空,香屑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
一种古代礼祀的照明用具。铁制叉杆,上束绑松柴,遇国君行祭,则燃点照明。
引《汉书·卷六四下·王襃传》:「齐桓设庭燎之礼,故有匡合之功。」
《文选·张衡·东京赋》:「夏正三朝,庭燎晢晢。」
《诗经·小雅》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庭燎,美宣五也。」或以为咏早朝之诗。首章二句为:「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大烛。
庭燎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tíng liáo,基本意思是宫廷中照亮的火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