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骝


拼音
mă liú
注音
ㄇㄚˇ ㄌㄧㄡˊ
繁体
馬騮

马骝mǎ liú

  1. 方言。指猴子。

分解意思

  • 拼音 mǎ 部首 马 总笔画 3

    马 [ mǎ ] 1.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 如 马匹。骏马。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2. 大。 如 马蜂。马勺。 3. 姓。

  • 拼音 liú 部首 马 总笔画 13

    骝 [ liú ] 1. 黑鬃黑尾巴的红马。

引证文献

  1. 方言。指猴子。参见“马留”。

    引黄谷柳 《虾球传·第一课》:“方标 回过头来,看见三姐率领一批女孩子来看他们,他向三姐笑道:‘ 劳指导员 又要我来当马骝王。’”《羊城晚报》1981.10.22:“猴子, 广州 口语叫马骝,骤听颇觉费解。”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马骝 (粤语指猴子)

马骝是广东话猴子的意思,代表比较机灵。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