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剧


拼音
lú jù
注音
ㄌㄨˊ ㄐㄩˋ
繁体
廬劇

庐剧lú jù

  1. 安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原名“倒七戏”。因流行于该省中部旧庐州府一带而得名。

    英Luzhou opera;

分解意思

  • 拼音 lú 部首 广 总笔画 7

    庐 [ lú ] 1. 房舍。 如 茅庐。庐墓(①古人于父母或老师死后,服丧期间守护坟墓,在墓旁搭盖的小屋居住;②庐舍和坟墓)。 2. 姓。

  • 拼音 jù 部首 刀 总笔画 10

    剧 [ jù ] 1. 厉害,猛烈,迅速。 如 剧变。剧痛。剧烈。剧毒。加剧。 2. 文艺的一种形式,作家把一定的主题编出来,利用舞台由演员化装演出。 如 戏剧。剧本。剧情。剧种。剧院。剧坛。京剧。话剧。 3. 姓。

引证文献

国语辞典

庐剧lú jù

  1. 一种地方戏曲。流行于安徽省中部淮河以南及长江两岸,旧称为「倒七戏」。

网络解释

庐剧

庐剧,旧称“倒七戏”,俗称“小戏”、“祷祭戏”、“小倒戏”、“小蛮戏”,“庐江戏”。名称由来无考。因其盛行于安徽省的皖中地区,古属庐州(今合肥市)庐江县,故于1955年7月1日,经中共安徽省委批准,正式改称庐剧。

庐剧是安徽省传统地方戏主要剧种之一。流行于安徽境内皖中庐江县、皖西、沿江的大片地区和江南的部分地区。庐剧是在大别山一带的山歌、淮河一带的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吸收了锣鼓书(门歌)、端公戏、嗨子戏的唱腔发展而成。

2006年5月20日,庐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