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绳


拼音
má shéng
注音
ㄇㄚˊ ㄕㄥˊ
词性
名词
繁体
麻繩

麻绳má shéng

  1. 麻制的绳。

分解意思

  • 拼音 má 部首 麻 总笔画 11

    麻 [ má ] 1. 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有“大麻”、“苎麻”、“苘麻”、“亚麻”等。茎皮纤维通常亦称“麻”,可制绳索、织布。 如 麻布。麻衣。麻袋。麻绳。麻纺。 2. 指“芝麻”。 如 麻酱。麻油。 3. 像腿、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 如 脚麻了。 4. 感觉不灵,或丧失感觉,引申为思想不敏锐。 如 麻痹。麻醉。麻木不仁。 5. 面部痘瘢,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 如 麻子。 6. 带细碎斑点的。 如 麻雀。麻蝇。 7. 喻纷乱。 如 麻乱。麻沸。 8. 姓。

  • 拼音 shéng 部首 纟 总笔画 11

    绳 [ shéng ] 1. 用两股以上的棉麻纤维或棕草等拧成的条状物。 如 绳子。绳索。缆绳。绳梯。绳操。绳伎(a.杂技中的走绳;b.旧时指走绳的女艺人)。绳锯木断(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做出看来很难办到的事情)。 2. 木工用的墨线,引申为标准、法则,又引申为按一定的标准去衡量、纠正。 如 绳墨。准绳。绳正。绳之以法。 3. 继续。 如 “绳其祖武”(继承祖先)。 4. 赞誉。 如 “绳息妫以语楚子”(“息妫”,人名)。 5. 姓。

引证文献

  1. 麻制的绳。

    《陈书·沉众传》:“﹝ 众 ﹞恆服布袍芒屩,以麻绳为带。”
    《水浒传》第六十回:“两边都是挠钩手,早把两个搭将起来,便把麻绳绑缚了,解上山坡请功。”
    《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和尚﹞腾出自己那隻手来,在僧衣里抽出一根麻绳来,十字八道,把公子的手捆上。”

国语辞典

麻绳má shéng

  1. 细麻搓制成的绳索。

    《三国演义·第三八回》:「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

网络解释

麻绳

麻绳是取各种麻类植物的纤维。麻绳,常规直径为0.5mm-60mm。麻绳(包括黄麻/剑麻),二股三股四股麻线球,直径1.5厘-4.5厘,仿麻外表类似麻线。麻纱从0.8支纱到6支纱,麻线直径:1mm-5mm可做单股、二股、三股、四股及多股纱线,采用圆筒形、锥形有纸筒,无纸简包装。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