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举


拼音
mì jǔ
注音
ㄇㄧˋ ㄐㄩˇ
繁体
覓舉

觅举mì jǔ

  1. 亦作“觅举”。

  2. 谓古代士子请托以求举用。

分解意思

  • 拼音 mì 部首 见 总笔画 8

    觅 [ mì ] 1. 找,寻求。 如 觅食。觅取。寻觅。搜觅。 2. 数量单位,中国唐代南诏以十六枚贝为一觅。

  • 拼音 jǔ 部首 丶 总笔画 9

    举 [ jǔ ] 1. 向上抬,向上托。 如 举头。举手。举重。举棋不定。 2. 动作行为。 如 举止。轻而易举。 3. 发起,兴办。 如 举义。举办。创举。 4. 提出。 如 举要。举例。 5. 推选,推荐。 如 推举。荐举。 6. 全。 如 举国。举世。举家。 7. 古代指科举取士。 如 科举。举人。一举成名。 8. 攻克。 如 “一战而举鄢、郢”。

引证文献

  1. 亦作“覔举”。谓古代士子请托以求举用。

    《新唐书·薛登传》:“方今举士,尤乖其本。明詔方下,固已驱驰府寺之廷,出入王公之第,陈篇希恩,奏记誓报。故俗号举人皆称觅举。觅者,自求也,非彼知之义。”
    宋•陆游 《夜雨》诗:“壮心未减从戎日,苦学犹如觅举初。”
    明•高启 《临顿里》诗:“养生应有道,觅举絶无书。”
    清•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二:“汤 左 二公当骑驴覔举,手无寸柄之时,驛路偶经,即留意人才如此,儒臣识量,名相襟期,肇於此矣。”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觅举

觅举是汉语词语,亦作“覔举”,谓古代士子请托以求举用,出自《新唐书·薛登传》。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