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僻的地方,冷僻的角落。
英by-place; remote,backward place;
荒芜凄凉的地区或地方;特指人为地造成贫脊或荒凉的地方。
例一个宁静的乡村,被铁器制造商们变成了人所能制造的最丑陋的穷乡僻壤。
英waste;
荒凉偏僻的地方;特指非洲南部的偏僻的乡村地段。
英platteland;
穷 [ qióng ] 1. 缺乏财物。 如 贫穷。穷苦。穷则思变。 2. 处境恶劣。 如 穷困。穷蹙。穷窘。穷当益坚(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穷而后工(旧时指文人处境穷困,诗就写得好)。 3. 达到极点。 如 穷目。穷形尽相。穷兵黩武。 4. 完了。 如 穷尽。山穷水尽。日暮途穷。 5. 推究到极点。 如 穷物之理。穷追(➊极力追寻;➋尽力紧追)。穷究。
乡 [ xiāng ] 1. 泛指城市外的区域。 如 乡村。穷乡僻壤。 2. 自己生长的地方或祖籍。 如 家乡。故乡。乡井。乡里( ➊家庭久居的地方; ➋同乡的人)。乡党(乡里)。乡试。 3. 中国行政区划基层单位,属县或县以下的行政区领导。
僻 [ pì ] 1. 偏,距离中心地区远的。 如 偏僻。僻静。僻陋。僻野。僻远。穷乡僻壤。 2. 不常见的。 如 冷僻。生僻。 3. 性情古怪,不合群。 如 孤僻。怪僻。乖僻。僻戾。僻性。
壤 [ rǎng ] 1. 松软的土,可耕之地。 如 土壤。沃壤。壤土。 2. 地,与“天”相对。 如 霄壤。天壤之别。 3. 地区,区域。 如 壤界。接壤。穷乡僻壤。 4. 古同“攘”,纷乱。 5. 古同“穰”,五谷丰收。
荒远偏僻的地方。
引宋•曾巩 《叙盗》:“穷乡僻壤、大川长谷之间,自中家以上,日暮持钱,无告糴之所。”
《儒林外史》第九回:“穷乡僻壤,有这样读书君子,却被守钱奴如此凌虐。”
茅盾 《子夜》十:“他们将使他们的灯泡、热水瓶、阳伞、肥皂、橡胶套鞋,走遍了全 中国 的穷乡僻壤!”亦作“穷陬僻壤”。 明•李时勉 《北京赋》:“穷陬僻壤,无一物之不遂。”
偏僻荒远的地方。也作「穷山僻壤」。
引《儒林外史·第九回》:「穷乡僻壤,有这样读书君子,却被守钱奴如此凌虐,足令人怒发冲冠!」《文明小史·第八回》:「身上虽尚有余资,无奈这穷乡僻壤,既无读书之人,那里来的书店?」
反通都大邑 通天大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