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散


拼音
pō sàn
注音
ㄆㄛ ㄙㄢˋ
繁体
潑散

泼散pō sàn

  1. 泼撒。

  2. 用水冲击物体,使上面的附着物散开。

分解意思

  • 拼音 pō 部首 水 总笔画 8

    泼 [ pō ] 1. 猛力倒水使散开。 如 泼洒。泼街。泼墨(中国画技法之一)。泼水。泼冷水(喻打击人的情绪)。 2. 野蛮,不讲理。 如 泼辣(a.凶悍;b.有魄力。均亦作“拨剌”)。泼皮(流氓)。撒泼。泼妇。 3. 有魄力。 如 他做起事来真泼。

  • 拼音 sàn,sǎn 部首 攴 总笔画 12

    散 [ sàn ] 1. 分开,由聚集而分离。 如 分散。解散。涣散。散落。散失。散逸。 2. 分布,分给。 如 散布。散发(fā)。天女散花。 3. 排遣。 如 散心。散闷(mèn)。 4. 解雇。 如 他干的不好,让那家饭店给散了。 散 [ sǎn ] 1. 没有约束,松开。 如 松散。散漫。懒散。散曲。散记。散板。散文。披散头发。 2. 分开的,分离的。 如 散居。散乱。散座。散兵游勇。 3. 零碎的。 如 散碎。散装。散页。 4. 中医称药末。 如 散剂。丸散膏丹。

引证文献

  1. 泼撒。参见“泼撒”。

    引宋•朱翌 《猗觉寮杂记》卷上:“淮 人岁暮家人宴集曰泼散。”

  2. 用水冲击物体,使上面的附着物散开。

    《水浒传》第三二回:“把这冷水泼散了热血,取出肝来。”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泼散

注音

pō sàn ㄆㄛ ㄙㄢˋ

泼散

解释

(1).泼撒。 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卷上:“ 淮 人岁暮家人宴集曰泼散。”参见“ 泼撒 ”。

(2).用水冲击物体,使上面的附着物散开。《水浒传》第三二回:“把这冷水泼散了热血,取出肝来。”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