跂息


拼音
qí xī
注音
ㄑㄧˊ ㄒㄧ

  1. 1.跂,通"蚑"。指虫豸之类。 2.跂,通"蚑"。谓奔走得气喘吁吁。

分解意思

  • 拼音 qí,qǐ 部首 足 总笔画 11

    跂 [ qí ] 1. 多生的脚趾。 如 “故合者不为骈,而枝者不为跂。” 2. 爬动。 如 “跂行喙息蠕动之类,莫不就安利而辟危殆。” 3. 慢走。 跂 [ qǐ ] 1. 古通“企”,踮起。 如 “吾尝跂而望矣。”

  • 拼音 xī 部首 心 总笔画 10

    息 [ xī ] 1. 呼吸时进出的气。 如 鼻息。喘息。叹息。窒息。瞬息万变。 2. 停止,歇。 如 休息。歇息。息怒。息兵。息事宁人。息止。平息。偃旗息鼓。 3. 繁殖,滋生。 如 休养生息。滋息。 4. 音信。 如 消息。信息。 5. 儿女。 如 子息。 6. 利钱。 如 息率(lǜ)。利息。月息。

引证文献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跂息

    虫豸之类、奔走得气喘吁吁

    qí xī ㄑㄧˊ ㄒㄧ

    跂息

    (1).跂,通“ 蚑 ”。指虫豸之类。 元 程钜夫 《平云南碑》:“跂息蠕蠕,勾萌鲜鲜。”

    (2).跂,通“ 蚑 ”。谓奔走得气喘吁吁。 梁启超 《覆刘古愚山长书》:“海内志士,颇跂息辐集。”参见“ 跂行喙息 ”。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