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斑


拼音
yī bān
注音
ㄧ ㄅㄢ
词性
名词
反义词
全豹

一斑yī bān

  1. 指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事物中的一小部分。

    例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英a stripe; a streak; a part of many things;

分解意思

  • 拼音 yī 部首 一 总笔画 1

    一 [ yī ]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2. 纯;专。 如 专一。一心一意。 3. 全;满。 如 一生。一地水。 4. 相同。 如 一样。颜色不一。 5. 另外的。 如 蟋蟀一名促织。 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 如 算一算。试一试。 7. 乃;竞。 如 一至于此。 8. 部分联成整体。 如 统一。整齐划一。 9. 或者。 如 一胜一负。 10. 初次。 如 一见如故。 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 拼音 bān 部首 文 总笔画 12

    斑 [ bān ] 1. 一种颜色中夹杂的别种颜色的点子或条纹。 如 斑点。斑纹。斑斓。雀斑。斑秃。斑白。斑竹。斑驳(色彩错落)。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喻从看到的一部分,推测全貌)。

引证文献

  1. 引晋•王羲之 之子 王献之 尝观其父门生聚赌,见有胜负,曰:“南风不竞。”
    门生曰:“此郎亦管中窥豹,一斑" class=primary href=/cidian/ci-15363dd476>时见一斑。”
    见 南朝•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晋书·王羲之传》。意谓如从竹管孔里看豹,只能见到一点斑纹而已。后因以“一斑”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 宋•苏轼 《再和黄鲁直烧香》诗之二:“丹青已自前世,竹石时窥一斑。”
    元•耶律楚材 《次韵黄华和同年九日诗》之十:“测海纔盈掬,窥天见一斑。”
    明•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四:“韩退之 於诗本无所解, 宋•人呼为大家,直是势利他语。 子厚 於风雅骚赋似得一斑。”
    秦牧 《漫记端木蕻良》:“端木 的坚强性格,从他冷对十年浩劫中自己身受的折磨,也可以见到一斑。”

国语辞典

一斑yī bān

  1. 豹子身上的一个斑点。语本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

    《晋书·卷八〇·王羲之传》:「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班。」
    《老残游记二编·第二回》:「他又好修饰,儜瞧他这屋子,就可略见一斑了。」

    反全豹

网络解释

一斑

一斑(yī bān),指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事物中的一小部分。

翻译

  • 英语 lit. one spot (on the leopard)​, fig. one small item in a big scheme
  • 德语 ein Zipfelchen
  • 法语 (lit.)​ une tache (d'un léopard)​, une seule petite chose dans un grand tableau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